【親子教養篇】 爸爸的角色

【親子教養篇】 爸爸的角色

五○年代的經典課文:「天這麼黑,風這麼大,爸爸捕魚去,為什麼孩不回家?」再配上經典兒歌-哥哥爸爸真偉大,家事不用你牽掛,只要我長大!這篇老課文和傳唱至今的老兒歌,從農業、工業社會在到如今資訊社會下的小孩,仍舊能朗朗上口與哼唱著這些與父親相關的文本。

在當代多型態的家庭關係來說,父親角色對轉變,在父親節時,刮鬍刀和領帶的節日禮品宣傳依舊,但我們該怎樣歌頌、慶祝,甚至紀念父親這個在家庭位階中「偉大卻隱藏內斂」的尷尬角色。

首先,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角色早已改變。隨著雙薪家庭增加,越來越多職業婦女分擔過往只有父親單向工作的樣貌,各行各業優秀的母親展露頭角。然而工業體制讓父親「外派。兼職、加班」的內化現象,爆肝工作下與子女聚少的現象仍多,因此父親與家庭連動的腳色充滿模糊關係,會有「新好男人」參與家務好爸爸的真實,卻也有忙於工作而隱形消失「不存在爸爸」。

心理學家拉岡曾以「父親之名」來論述幼兒對父親概念的理解。這裡的名是指一種名聲、權威,也象徵家庭與社會的法則,總會依存在「外主導」下父親的權力;父親以往在家中最大,掌控電視遙控器與外出消費的主導能力逐漸瓦解,這是父親角色改變之一。

其次,單親家庭比重的增加,孩子跟媽媽生活在一起極多,孩子與母親連結強化,也常讓父親晾在一旁,甚至少了責任感。女性往往包容、堅忍和順服於家庭教養小孩的精神上,會比融入家庭較「被動、間接、不知該做甚麼」的父親順手。許多調查發現,與母親節相比,父親節的存在感總是異常薄弱,會想與知道送甚麼母親節禮物的子女,總是高於刻版印象父親節只能買的一些3C產品與刮鬍刀「萬年產品」的困難選擇。

資訊社會後的父親,在維繫原本傳統社會就必須肩負家庭財政壓力仍在,卻也必須在學習融入家庭生活中更多元「爸爸」的角色上,找尋自己的定位。陪產假或育嬰假是讓父親更深入家庭生活的一環,父親的角色,在養家糊口之餘,也能走入家庭共生下較「明顯」的地位。

爸爸那套看不見超人的服裝,總包在身體隱藏的內心之中。給父親一個擁抱,與父親說說家中的話,讓「父親真偉大」化為生活上語言持續的實踐,不要等到長大才說!

文/趙哲聖教授 摘自聯合報

過去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