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長的話 – 習慣

不管是開會或參加研習,已養成提早五至十分鐘到會場的習慣。週三有個會議要參加,比平常慢五分鐘出發,途中又遇好幾個紅綠燈,到會場剛好準時,快速前往還點頭致歉,想不到卻是第一個出席的。負責接待的人說:每次開會,你都是第一個到。

已養成的習慣其實是不容易改的,而這個提早的習慣,是受到仁和的創辦人洪南海先生的影響,他常提醒我們,做事要有計劃,要有時間的觀念,不可拖拉;更不曾說過「等一下」的話,儘管他手邊正在進行式,也會擱下先處理旁人提出的問題或要求。

創辦人寬廣的心胸與智慧,嚴以律己、寬以待人,讓每個接觸過的人,對他都很尊敬也很佩服。

香港企業家李嘉誠先生有一段話~「與有夢想的人在一起會被激發夢想;與優秀的人為伍,不會平庸;與勤奮的人在一起,學不懶惰;與陽光的人在一起,學不抱怨;一個人,不一樣的平台,也會體現不同的價值;結交有正能量的人,會影響你的一生。」

好棒的一段勵志話語。是的,創辦人以福祿貝爾先生的好園丁、蒙特梭利蝸牛的精神、皮亞傑物理性遊戲以及動作教育的理念,為仁和奠定好的根基,讓後生晚輩的我們,能學習他的態度,「do my best」做我們最好的,來教導孩子。

學習是很重要的操練功課,是為了讓自己的能力提升。台灣從過去農業時代到104年的今天,隨著時代的進步、科技的發達、教育水準的提高,理應向上提升才對,但….。近日,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先生說,早年的台灣在艱困的條件下,造就許多傑出人才,但現在貧困的環境改善,學生卻顯得懶惰了。探究原因,學生變懶是家庭「溺出來的」,也是學校「慣出來的」,更是整個社會「養出來的』。過去生活清苦,每個家庭都必須為生活而打拼,父母辛苦,孩子也知勤奮,但如今物質條件豐厚了,孩子越生越少了,也養出許多懶散的爸寶、媽寶。

而快樂學習是近年來教育改革的核心,但很多辦學者與老師誤解,以為是對學生的學習不做過度的要求,不給壓力,就是快樂學習的目標。加上學生招生不易,對學生不敢要求,學生不變懶也難的;加上貧富差距、薪資低、房價高,學生看不到未來,努力也枉然,慢慢的,「懶」成了習慣。

學生是家庭、社會、國家未來之所繫,學生變懶,學習成效變差,進入職場後,生產力低落,沒有產值,如此,社會、國家競爭力也將一蹶不振,「懶」是否也成為國安問題了?這是值得每個人去省思的。若每個小我都能在自己的崗位,堅守自己的本位,就沒有難成的事。做什麼像什麼,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。

問小朋友:明天是什麼日子?仁和幼兒園第41屆親子運動會。「運動會要準備什麼?」「衣服、水壺、鞋子..」Good!還有一項最重要的,就是把自己準備好,有好的體力、好的精神,才能有好的表現。

舉辦親子運動會,除了增進親子間的關係,更重要的是,藉著活動,讓家長了解孩子體能的表現。而體能表現與勤奮和懶惰有著密切的關係。有的孩子很懶,不想動;有的很勤奮,把握每個可以運動的時間,不斷的自我挑戰。

今年參與跳箱的大中班小朋友特別多,在班老師的鼓勵下,孩子們的興趣被提昇,一次又一次的練習,表現愈來愈好。

祝福大家 假期愉快 平安喜樂

Mandy

相關文章
過去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