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長的話 – 為什麼要重視體能活動?

「園長~小朋友說他不喜歡上體能課,很累!」小孩的媽媽擔心的告訴園長,上週五回家,孩子突然這樣說,請園長了解並加以鼓勵。

為此,集合時花了一點時間與孩子們互動。問孩子:「每天都喜歡來上學的,請起立。」全部都站起來,孩子們回答喜歡的原因有,學校很好玩、有朋友、可以踢球…;再問:「喜歡上體能的?」這回,真的就只有這位媽媽說的小孩表示不喜歡,問為什麼:「因為很累!」與媽媽所說一樣。此話一出,立刻有大班小朋友說:「很累的時候可以休息啊!」

這個「可以休息啊!」的話語,似乎讓這個孩子覺得很放心而露出了笑容,目光盯著園長,園長也笑著對他說:「累了,當然可以休息,但是休息後,要繼續參與,這樣可以接受嗎?」「可以!」

因著這個話題,大家又一起分享為什麼要運動以及運動的目的。孩子們你一言、我一語很踴躍的發表。

然,仁和為什麼要重視體能活動?透過體能活動到底要訓練孩子什麼能力?又為何要有寬敞的活動空間?

若沒有寬廣的空間,要說重視體能,那是空口說白話了,因為沒有空間當然無法落實。所以寬廣的空間是首要,接著就是環境的規劃,還要有豐富的器材,這些條件都有了,緊接著就是執行了,要有推動的舵手,堅定不移的信心,才能讓仁和從創園至今,「運動感覺智能」的理念始終如一。

從幼幼班→小班→中班→大班,循序漸進,由簡入繁,從爬、滾、翻、走、跑、跳等地板動作,從訓練孩子的方向感、協調到平衡能力;利用各項器材,和增加高度的活動,是自我能力的提昇,從征服自己,到建立自信心,因流汗而產生快樂,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建立和提昇;這些訓練都是透過遊戲的方式,讓孩子覺得有趣而願意參與,才能達到運動教學的目的。

孩子們的體能、體力都不一樣,在玩體能的過程中,若有孩子感到累了,當然可以休息,但仍要提醒他們休息後要繼續參與,才不會因此讓孩子有藉口或養成惰性,特別是少子化的今天,家長怕孩子辛苦而捨不得。

有了好體力,外出旅遊就不會喊累,家長也不用因孩子走不動要抱抱而很辛苦。

週四的感恩秋季之旅-美濃客家庄戶外教學活動,在導覽的番茄姐姐、沈老師及原住民伯伯的帶領介紹下,孩子們體驗堆土窯、推石磨、撈田螺、許願、踩高蹺、搗麻糬、磨擂茶、搖風鼓,除了踩高蹺,其他都是初次的經驗,藉著感恩的日子,走訪美濃,認識客家人的文化、習俗,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與知識領域。

今早問小朋友:「昨天的旅遊,最好玩的是什麼?」大中小幼的印象都是「撈田螺」

祝 平安 喜樂

Mandy

相關文章
過去文章